查看原文
其他

【时评】劳力士卖的不是手表,是舒适的感觉和自信;麦肯锡卖的不是数据,是权威与专业——为设立“中国品牌日”叫好

2017-05-19 张金平 农药市场信息

 注:图片为广告,与文章内容无关


5月2日,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关于设立“中国品牌日”的请示》,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用中国品牌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属于中国的国家名片。“中国品牌日”的设立,标志着品牌已上升到国家战略,上升到中国各行业的行动。


每每与农药企业高层交谈时,他们也总会谈到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重要性,现在是品牌的年代,没有品牌则意味着失去市场、失去未来!

 

在西方营销理论中,品牌(Brand)一词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意思是“烙印”,原始含义是指在牲畜身上烙上标记,以起到识别和证明的作用。它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品牌的真谛——如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

 

从法律意义上讲,品牌是一种商标,强调其注册情况、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等权属情况;从市场意义上讲,品牌是一种牌子,它代表商品的价值,即这种商品的品质、性能、满足效用的程度,以及品牌本身所代表的市场定位、文化内涵、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程度等;从心理方面讲,品牌是一种口碑、一种品位、一种格调,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够给人以好感,使人得到心理的满足;从情感方面讲,品牌又集中了消费者与产品有关的全部体验。

 

奥格威曾对品牌的内涵作过深刻描述:“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

 

品牌是质量,是效益,是产品质量观、技术创新观、社会责任观、企业发展观的内在融合与统一。换言之,品牌就是竞争力、生命力。

 

品牌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关于品牌的无形价值,营销学大师Philip Kotler曾经说过:“劳力士卖的不是手表,是舒适的感觉和自信;麦肯锡卖的不是数据,是权威与专业。” 可口可乐之父Asa Griggs Candler也曾放出豪言:“即使我的企业一夜烧光,只要我的品牌还在,我就能马上恢复生产。”

 

品牌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的追求,是供给侧和需求侧升级的方向,是企业乃至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中国品牌日”来了,农化企业你们准备好了吗?

品牌是一种文化

从表面来看,品牌只是一个企业不同于另一家企业产品及其服务的标示、标志,似乎只是符号LOGO不同而已。实际上,差异化的标示或标志代表的是不同的文化,是企业或产品文化的象征,是单位文化价值的体现。一个好的品牌可以把一群价值观相同或相近的人们聚合在一起。

 

一个品牌力量的强弱决定于其文化内涵,一个拥有文化的品牌就像一个有内涵、有深度、有故事的人,会奇妙地吸引他人的关注与兴趣。好的品牌文化会让品牌变得有思想,有生命力。

 

麦当劳说:“我们不是餐饮业,我们是娱乐业。”它卖给消费者的,既是优秀的快餐食品,也是清洁、卫生、快捷、标准化所构成的餐饮文化体验。法国的香水店说得更直白:“我们不卖香水,我们卖的是文化”,从而激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和购买欲望。

 

劳斯莱斯是一个品牌,也代表着一种汽车文化。因为劳斯莱斯的员工不是以创造冷冰冰的机器的观点进行工作,而是以严格的标准、严谨的程序,以人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艺术家的热情去雕琢每一个零部件,通过他们的双手,每道工序制作出来的东西都是有血有肉的艺术极品。所以劳斯莱斯品牌的含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产品本身,它代表了一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责任心。

 

品牌有区域品牌、国家品牌和国际品牌。区域品牌聚集的是某个区域内的价值观、爱好观甚至人生观相同或相近的消费者,国家品牌团结、带领的是整个国家的价值观相同或相近的群体,而国际品牌一定具有国际化视野,看到、听到、接触到的都是国际流行、世界追随的资源,整合的是全球资源,团结、影响的是全球爱好者和消费者。

 

品牌竞争是企业竞争的高级形式,而文化竞争又是品牌竞争的高级形式。只有取得文化优势的企业和品牌,才能拥有更多的消费者,赢得这场竞争的最后胜利。正如斯科特•贝德伯里所说:“如果一个公司缺少灵魂与核心,如果不能理解品牌的概念,如果同周围的世界脱节,那么想通过营销方式产生任何反响,希望都很渺茫,就好比是把口红涂到猪嘴上。”

 

品牌是一种黏性聚合资本


品牌选择是一种信任、托付、追随、引领。品牌之所以成为品牌甚至名牌,是建立在它是受消费者尊重、信任、依赖甚至托付的。就像极个别消费者为了追求使用某种产品,甚至做出常人无法理解的举动。当然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某种产品在市场受欢迎的程度,说明它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使用便捷度等得到了消费者的充分认可。

 

人们对某种品牌的黏度也可以体现为对品牌的忠诚度,有时候忠诚度很高的消费者甚至是甩也甩不掉,抛也抛不开的,真是形影相随、不离不弃、终生相依。培养忠诚消费者对提升品牌价值非常重要。

 

据国际权威部门调查,一个对产品非常满意的消费者,会把自己的感受告诉12个人,这些人中的10个人会去消费受称赞的产品或服务;一个不满意的消费者,会把他的不满告诉20个以上的人,这些人几乎不会再使用这种产品或服务。有专家测试,维护一个老客户如果需要花费两分精力的话,那么,开发一个新客户就要花费八分精力。因此,维系老用户、培养老用户的忠诚度非常重要。

 

以微软为例,几乎全球每一个计算机用户都使用过微软的操作系统或各种程序与软件。而全球95%的计算机用户使用的都是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这固然有其技术领先的因素,但一提到微软就让计算机用户产生信任并毫不犹豫地购买其产品,主要还得益于其品牌的魅力。

 

品牌建设离不开媒体传播


普通商品和品牌商品的最大区别是品牌具有丰富的内涵、鲜明的主张,并在消费者心中具有较高的美誉度和忠诚度,有时甚至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文化联想。品牌是一个企业给消费者独一无二的信心保证,无法被竞争者所模仿。

 

一个知名品牌,仅靠狭义的“口碑”传播是不能想象的,品牌建设离不开媒体的支持。尤其是在媒体融合发展新时代,既要重视传统媒体,更要重视新媒体。谁能够充分运用新技术创新传媒传播方式,谁就能增强自身竞争力和抢占制高点。只有借助用户媒体宣传,建立较为完善的品牌建设系统,提升产品的品牌形象,企业和产品品牌才有提升空间,才能逐步从区域品牌成长为国家品牌、甚至发展为国际品牌。

 

我国品牌形状


近些年备受关注的中国消费者海外扫货现象,其实是我国品牌发展落后的一种表现形式。出现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近40年里,我国大部分企业主要依靠产品的数量和低廉的价格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总体表现为产品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和品牌意识淡薄等问题,造成了“劣质、低价”的中国品牌形象,严重制约了中国品牌的发展,进而影响到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优化升级。

 

就数量而言,我国不能说是品牌小国,商标注册申请量已连续15年居世界第一;而看内涵,却不得不承认中国仍是个品牌小国。有数据显示,中国工业产品有220多种产量世界第一,但是自主品牌在世界100强品牌当中只占一个。这种状况显然与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的地位不相称,以至产生“海淘”“海购”等消费外溢的尴尬。

 

尽管“中国制造”已经遍布全球,但中国在世界上叫得出响亮名字的品牌,还为数不多。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201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显示,中国只有36个品牌上榜,而美国则占据了“半壁江山”——共有227个上榜品牌。

 

在另外一家国际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的2016年“全球最佳品牌100强”榜单中,中国品牌只有华为(排名72)和联想(排名99)入围。榜单上的美国品牌仍然占据大多数,一共有52个,其中苹果连续4年处于榜首位置。

 

开启新征程


我国有重视质量和品牌的传统,历史上也打造出很多有质量、叫得响的老字号品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企业和品牌迅速崛起,在高铁装备、移动通信等高端领域,凭借可靠质量,在世界上赢得口碑。但是,中国品牌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国际知名品牌少、品牌影响力弱、品牌话语权小、价值低、品牌总体形象欠佳等问题。品牌建设仍滞后于经济发展。

 

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全球化、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崛起以及新的消费升级都倒逼企业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进一步加大品牌建设力度迫在眉睫。在这个大背景下,专门设立“中国品牌日”,表明了国家层面对品牌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的决心,也开启了培育创建“中国品牌”工作的新篇章。

 

设立“中国品牌日”,毫无疑问吹响了培育创建“中国品牌”的新号角,它有利于凝聚全社会共识,提高自主品牌意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培育发展自主品牌,消费自主品牌产品,增强自主品牌保护,助力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有利于营造宣传自主品牌的良好氛围,加强自主品牌知识普及和教育,提高自主品牌认知度,扩大自主品牌影响力,培养消费者自主品牌情感,树立自主品牌产品消费信心;有利于搭建自主品牌交流平台,展示自主品牌发展成果,分享知名自主品牌成功经验,传播自主品牌文化内涵,树立中国自主品牌良好形象。

 

“中国品牌日”的设立,既是重要一步,更是“中国品牌”建设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品牌的生命在于品质,品质是一个品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品质是品牌的土壤,品牌是品质的彰显。

 

提品质与创品牌,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不可或缺。诚信是品牌建设的根本,质量是品牌发展的基础,创新是品牌成长的源泉,推广是品牌提升的手段。提品质,创品牌,体现在做产品的人身上,就是“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襟格局,就是“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持久恒力,就是“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探索精神。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品牌之优,优在专注。只有具备工匠精神、专注品质,“师其意,而不泥其迹;注其神,而不摹其表”,始终瞄准创新的制高点,才能既超越别人,也超越自己,攀登品牌高峰。品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发挥市场、企业、政府 63 25081 63 15792 0 0 3902 0 0:00:06 0:00:04 0:00:02 3903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作用,把市场决定性作用、企业主体作用、政府推动作用、社会参与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谱好“中国品牌”这个“协奏曲”,演绎成动听的“交响乐”。

 

可以说,培育创建“中国品牌”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

 

无论是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还是从国家品牌创建的实际出发,打造“中国品牌”都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树立“中国制造”“中国服务”的新品牌形象。

 

国家品牌的打造离不开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支撑。只要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在全球叫得响、有知名度、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国家品牌形象自然就会进一步提升。因此,培育创建“中国品牌”,还是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为市场主创建品牌提供健康的环境,形成优秀品牌生长的肥沃“土壤”,构建品牌发展的良好生态。

 

只有从国家、市场、企业各个层面持续地进行投入,坚持打好“中国品牌”“持久战”,才能不断提升各个层次“中国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实现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